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230|回复: 0

[发谱] 《傣家欢庆泼水节》 杨铁刚曲

[复制链接]
累计签到:4 天
连续签到:1 天
[LV.2]琴坛新人
发表于 2014-10-11 08: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手风琴演奏家、作曲家杨铁钢创作的手风琴独奏曲《傣家欢庆泼水节》,用古朴的民族音乐语言,严谨的曲式结构形式,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优美的旋律与和声,歌颂了傣家人幸福美好的生活,展示了宏大热烈的泼水节场面。 前奏作序,采用D宫调式开始,用手风琴低音簧片在右手高音键盘小字三组mi(首调)上加(装饰音)短倚音模仿傣族民间乐器“葫芦丝”吹奏,发出清新幽雅的音色,效果十分逼真。乐曲的第一段(A)主部的音乐主题采用了清乐民族调式,以a、b、a的句式结构形成了第一个乐段。优美的旋律套用了傣族民间舞步的基本节奏,竭尽全力地渲染了泼水节山水激越、歌舞喧嚣的宏大场面。26-33小节的节奏型:‖:X .X X X∣XXXX XO∣ X O X∣XXXX XO:‖ 跳动性极强充满着号召力 。(我们在傣家歌舞当中,几乎每一次看到傣族小伙身背象脚鼓腾空跃起时,都是借助这种类似的节奏型。)34-37小节旋律用五声音阶上行至La(首调)音,然后,38-41小节立即从D(宫)音做五声音阶下行到稳定音级结束该乐段。 从42小节进入左手B.S的旋律演奏,低音旋律把音乐第一主题的动机加以扩张,也就是说;把原来的一个16分音符的时值扩展成2分音符为基本长度,显得音乐更加赋予人情味亲切感,,节日场面显得更加恢宏富有诗意。在这一段当中,左手的旋律随时能引出右手的呼应,那浑厚的(左手)低音进行呼唤出(右手)动人的旋律,是实实在在的傣家人平时生活劳动的写照,映衬出村寨溪畔少男少女泼水嬉戏,勐地田头捧笙击鼓即兴起舞的动人景象。 74-98小节旋律趋于舒缓、节奏趋于稳定,在右手多声部的进行之中,上声部仍然在重复旋律主题,仿佛像傣乡的一叶舟(小舟)不是在湍急的河流中疾驰,而是在水面上漂游荡漾。下声部旋律围绕着主题做类似于支声复调的回旋交织,似乎又像小舟激起的水波涟漪......,旋律的展开、波动进一步为音乐第一主题注入了美感。假如另把这一段想象成傣家村寨披金拨彩的田园美景,那傣家少女的花折伞、傣家小伙的钢腰刀、鸡鸭猪狗牛鸣声声、竹楼炊烟糯米酒香尽在其中。 99-110小节从G宫五声调式小字二组的宫音开始下行,然后扶摇而上再回到宫音,音符似行云流水又如孔雀着陆。第111小节,在G宫上用分解和弦奏出的主和弦,很像祥鸟(孔雀)舒缓地收束了宽大的翅膀,滑翔般地稳健着陆。112小节,借助葫芦丝音色用乐曲开始完全相同的mi加装饰音,和着那紧随其后的震音,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孔雀着陆之后,左一顾梳理一下羽毛,右一盼啄弄一下身体,神态安然自得。这一段音乐与舞蹈家在表演“孔雀舞”模仿孔雀倾身吸水、环顾四周、叨拢羽毛、抖落露珠的动作,其表现力绝对是惟妙惟肖、形似神似之神笔之作。 123小节之后,音乐进入副部第二主题(B),优美的旋律变成了3/4拍子;这一段,作者用熔古铸今的写实音乐思维,以巩固第一音乐主题为目的,采用b-b'-b”的发展手法,大概用了48小节左右,连续将旋律向高音区推进,音乐语言折射出无数傣家少女轻盈婀娜的身姿,在载歌载舞的泼水节里散发出傣家人热爱家乡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夙愿。 171-177小节出现了乐曲的第一个小高潮,演奏中为了烘托出傣乡山水之间的怡人景象,左手充分发挥了手风琴拉奏乐器的特点,B.S部分全部用八分音符催促旋律积极向前向上推进,迫使音乐赋予推动感和方向性。同时,为了充分表现西双版纳山峦跌宕、交错连绵的天然凹凸奇观,右手丰满的和弦连接,暗示演奏者在风箱不失去弹性的情况下,要发挥风箱气息活力的极大优势使用手风琴(很少使用的)全抬风箱,努力把旋律的起伏拉的充满张力。短短七小节共21拍,就把傣家泼水节天地人和的热烈情绪调动了起来。 从178小节开始旋律跌入中音区,音符做了一下密度的调整,赋予强烈生命力的旋律呼吸感与亲和力油然而生,美的遐想、美的现实、通过优美的旋律散发出美妙的声音耐人寻味。在194小节,(rit.e dim)要求速度稍慢下来,右手两小节共12个八分音符的连断音效果很有魅力,既有一种把现实缩小再缩小存入记忆里的感觉又带有一种对泼水节流连忘返的渴求。 从123小节至197小节整个B段的旋律,基本是在小字1组音域之间流动,作者的意图似乎是暂时避开欢乐的泼水节场面,重温于傣家人的自然生活,而这种生活几乎与旋律一样透出一种自然的完美。这一段优美的旋律已经把一个“美”表现的淋漓尽致。说也奇怪,我从来没有着意练习过这首曲子,从演奏到背谱都是早年从给学生上课的印象中得来的。但之所以现在仍能够比较准熟地一气呵成演奏到底,既不是什么技术问题也不是因为曾经有过一段版纳生活的经历。我想,真正地原因是这首曲子写的太贴近生活、太有吸引力、太美、太好了。 198小节之后,乐曲进入再现乐(A)段,一个完整的A-B-A曲式框架趋于明晰。音乐再次回归到第一音乐主题,从236小节开始用旋律主题变奏的形式,进入了整个乐曲的高潮(华彩乐段)。 236至250小节华彩乐段,用了120个连续的十六分音符把音乐主题完全撒开,然后通过251小节D宫音阶上行,离调到G宫连续用61个十六分音符再次渲染音乐主题。260至267小节旋律返回D宫之后,从268小节旋律再用D宫五声调式音阶连续上下行,然后十六分音符围绕(D)宫、(E)商、(#F)角反复六小节,到达乐曲最高潮。286小节至294小节是乐曲的终止,和声色彩没有受五声民族调式的束缚,采用了西洋大调的变格终止式把整个高潮设计的疾中有稳一气呵成;飞动的十六分音符像银河繁星,似月夜火把召唤着幸福。美妙的旋律像滋滋净水,圣洁甘露洒落在人间......。乐曲在欢歌笑语、舞步歌声的祝福中戛然而止,把傣家泼水节的恢弘场面定格在人们永远的怀念之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提示:下载所需的“元宝”为虚拟货币,可以通过积分兑换、嘉奖等方式获得,非收费项目;希望广大琴友积极发帖,以示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谢谢! 做论坛任务可以获得更多的元宝下载曲谱点击这里赶快去做任务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